说相濡以沫


不少人在描述伴侣相亲相爱、互相照顾的生活时喜欢用“相濡以沫”这个成语。可是,相濡以沫只是一句完整的话的前一半,而且是被否定的前一半。 至于那被肯定的后一半则较少被人引用,这是为什么呢?

“相濡以沫” 语出《庄子·内篇·大宗师》,原文是: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大意是,泉水干了,鱼被困在地上,用湿气互相嘘吸,用口沫互相湿润, 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参考陈鼓应先生译文,改五字。)

这段话的前一半表现了生命即将结束之际的强烈求生欲望和相互依赖相互扶持的感人亲情。然而,脱离了水的鱼儿是不可能生存的, 我们对于这种情景的感触与其说是羡慕不如说是悲壮。奇怪的是,“相濡以沫” 在被引用的时候往往含有羡慕与期待的情绪在内。

《庄子》原话的后半句说,“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这样相互依赖相互扶持着悲惨地死去,还不如彻底忘掉原来的相识与相知,而各自在大江大湖里自由自在地畅游呢! 这就牵涉到了价值取向的问题,即情和命孰重孰轻? 重情的朋友可能会说宁可舍弃命也要选择情,说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然而,命是情的物质基础,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生命消失了以后,那 “形而上” 的情也终将结束,这确实是一个我们难以当作真理接受的一个冷酷的事实。

其实, 我们没有必要纠结于情和命孰重孰轻的问题,不妨认为二者同重。对于那些选择宁愿相濡以沫地舍弃生命的,我们应当给予最大的敬意; 而对于那些选择宁愿忘记原来的相识与相知,而各自在大江大湖里畅游的,我们也表示最高的尊重。

小时候读这句话,总是遗憾地认为,为什么说 “不如相忘于江湖” 而不说 “不如相聚于江湖”呢? 那该是最圆满的境界呀!现在明白了,人生的事儿, 很难有面面俱到、十全十美的。相反,很多人其实总是得不到他们最想得到的东西。既然如此,情和命二者能取其一也该是命运的不错安排了罢。

2014年6月20日 于亚特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