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婚姻 (一)


婚姻是人类发展历史上一定阶段的产物,出现在家庭之后。人类曾经经历了不知婚姻为何物的漫长时期。在母系社会里,人们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那时候的家庭成员由母亲、姨母、舅父、和孩子组成。《吕氏春秋》里说,“昔太古无尝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

随着生产(狩猎和种植)的逐步发展,人类终于达到了收获多余消耗的水平,这样就产生了剩余财产。于是剩余财产的继承问题就应运而生了。 自然而然地,人们希望自己的财产(私有财产)传递给自己的直接后代。黄宗羲在《原君》里说,“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描述的大概就是这种情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远古人类逐渐地从群婚制演进到了对偶婚制,这是指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偶居生活的婚姻形式。 它是群婚制向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制转变的过渡形态或中间环节。

显然是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观察和实践之后,人们发现,在对偶婚制中的男子所生育的男孩儿,比起他所生的女孩儿具有更多的父辈和男系前辈的生理的和精神的特征。 于是,人们开始用姓氏区分人的个体,而所有的孩子都继承父亲的姓氏、但是只由男孩继承父亲的财产 -- 这便是母系社会的最后崩溃和父系社会正式确立的开始,也是人类正式告别蒙昧而走向文明的开端。

有趣的是,这种“重男轻女”的社会形态恰恰在现代遗传学上找到了根据。原来,人类每个体细胞中都包含两个性染色体,一般地说,女人拥有两个X染色体(可以表达为XX), 而男人则拥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可以表达为XY)。在生育过程中,如果男性的X染色体与女性的X染色体相结合,所生育的个体就是女孩儿(XX); 而如果男性的Y染色体与女性的X染色体相结合,所生育的个体就是男孩儿(XY)。可见,生男、生女完全取决于男性而与女性无关。过去中国的婆婆埋怨儿媳不会生男孩儿实在是大错而特错了。

同时我们看到,父辈的Y染色体是由男孩儿继承的。事实上,只有男孩儿能够保留男系前辈的Y染色体,而女性前辈的X染色体,经由在后代生育过程中的反复稀释,所能保留的就所剩无几了。

于是,为了确保私有财产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具有同样Y染色体)的真正的自己的后代,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杜绝其他男性的Y染色体的混入, 严格限制女性与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其他男性的生育行为,于是所谓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就这样产生了。

流传至今的婚姻庆典仍然传递了远古的信息。婚礼时的敲锣打鼓、鸣放鞭炮,很明显的就是一种广而告之的宣示,表明,这位“新娘”已经归属某个特定的男人所有, 其他男子从此不可再介入。有人说婚礼中的大宴宾客,其实就是远古时期“新娘”从“公有”变为“私有”之后对其他男性给予的一种象征性的补偿所遗留的痕迹。

说是“一夫一妻”,这种“一”的限制,在事实上从来都是加之于女性而不能对男性有所束缚。从生物学角度看,人是基因动物,所有行为的目的就是尽最大的可能 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在中国古代,实际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从遗传的角度看,这实在是尽最大可能传递男性的Y染色体的高效方式。 在这种婚姻制度下所生育的众多子女,其X染色体来自不同女性,因之,其抗灾变的生存能力肯定优于在严格意义下的“一夫一妻”制度下所生育的子女。 现代社会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然而“一夫一妻多妾”制仍然以不同的面目大行其道,其实也是人类的原始诉求和遗传规律顽强地表现自己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

这样我们就看到了在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不公正到了何等程度。不仅如此,生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经过开发了的)女性的再生欲求的本能其实是远远强过男性的, 这造成了对维系纯正的Y染色体延续的最大威胁。于是男人们便使出浑身解数把这种威胁减小到最低程度。男人们成功地对女性进行洗脑, 使她们自发地以自己的自然欲求为耻,而以残害自己的 “节”和“烈”为至高无上的荣耀。

除了对女性在精神上的残害,对其肉体的折磨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为了限制女性的行动能力,在古代中国竟然把她们的双足裹成三寸金莲, 这种残忍的陋习竟然在中国延绵千年之久,甚至整个社会的审美观念都为之错乱。男权社会里男性的神通广大由此可见一斑。 与旧中国社会成功地限制女性活动相映成趣的是在那些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国家,妇女除了眼睛之外的全身都要用黑布严严地包裹起来, 务必不能使丈夫之外的任何男人看见她的身体,这种防范不纯正的Y染色体的功夫实在是做到家了。而伊斯兰国家的每个男人都可以合法地娶四位妻子, 也正是中国的“一夫一妻多妾”的海外版。

最令人惊异的是,虽然婚姻实际上不过是男人限制女人,从而使纯正的男性Y染色体延续,达到私有财产按照男性的意愿传递的工具, 女人自身对婚姻的热衷和执着的程度却远超过于男人,把它看作是增加自己安全感的唯一有效的工具和自己一生的归宿和幸福的港湾。 这和中国历史上女人们热衷和执着于男人强加给她们的“三寸金莲” 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待续)

2014年7月24日 于亚特兰大